报名参会
  • 您可以从中国化纤协会网站

  • www.arpachshad.com

  • 或致电我协会了解更多会议信息。

  • 联系人:刘世扬、刘莉莉

  • 电 话:010-51292251-806

  •     010-51292251-833

  •     010-85229470

  • 传 真:010-51292251-848

  •     010-51292251-840

  • Email:ccfa_cimfcreg@126.com

  •     652246540@qq.com

  •     2272407681@qq.com

相关下载
2017会议回执表
2017Registration Form
2017Hotel reservation form
2015年参会代表名册下载
2014年参会代表名册下载
发展论坛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端小平会长主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许坤元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许坤元表示,本次会议“创新驱动,融合共进”的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化纤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也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也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时代各国产业间实现高效分工协作的融合。中国化纤行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更加重视市场研究,更加重视上下游产业链、科研院所的合作和交流,更加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走向国际市场,共同推动全球化纤行业的发展。 

 

 

  中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委书记、中国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江苏吴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梁一波致欢迎辞。他指出,盛泽的纺织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经历数轮技术改造与装备更新,纺丝、织造、印染等主要装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额连续两年突破千亿,连续9年蝉联国内纺织品专业市场交易额第一位。盛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化纤面料生产基地。

 

 

  目前,纺织化纤行业正面临“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综合成本也正在上升,行业整体压力比较大,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战略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出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指出,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发展。 “一带一路”是一个国际区域合作的倡议,很多国家能坐在一起共商、共建和共享。建设“一带一路”,要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人员的互联互通,采用P2P的模式,并将自由贸易协定这个大自贸区的网络和自由贸易园区这个小的自贸区的网络结合起来,未来“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将成为全世界新的增长点。

 

 

  本次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正值中国“十二五”收官和筹谋“十三五”蓝图之年,也是全球化纤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勇副会长在发展论坛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纺织工业已经先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将利用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互联网+”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新优势;将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品牌实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完善人才体系;积极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行动中,实现纺织强国建设目标。

 

 

  我国化纤行业依靠拼规模、产量、成本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端小平会长表示,在未来发展中,化纤企业之间的竞争将逐渐发展为资源、渠道、品牌、标准等软实力的竞争,企业必须更加紧密地结合市场发展态势,主动把握技术、品牌、生态等核心要素,有针对性地化解内在结构性矛盾,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提出了中国化纤在“十三五”的四大重点工程:纤维新材料重点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品牌培育工程。

 

 

  日本化纤协会董事长上田英志分析了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人均纤维消费数量的提升将变得极小;但与之相应的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开始提高, 这导致纤维消费单价的提升。因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化纤企业将产品变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技术纺织品”将极为重要。

 

 

  美国化纤协会理事长Paul.T.o′Day介绍了美国页岩气能源革命提供给石油基纤维产品更低成本的原料。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化纤联盟理事长Frederic Van Houte提出,欧盟对不可持续产品会征收关税或 给予制裁,长远来看,基于质量和 创 新的贸易会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不是低价策略。创新引领、产品的差异化、生产的柔性化、效率、可持 续 性、全球合作等关乎欧洲化纤行业的未来。

 

 

  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了46次。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绿色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俞建勇院士表示,以资源可再生、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发展经济模式,是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发展绿色加工技术,实现加工过程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发展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以废旧纺织品、边脚料等为原料,采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寻求产品的再生循环利用,构建纺织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方法与体系,实现纺织品从原材料、加工、应用到废弃全过程绿色化。科技引领下的绿色制造必将成为我国纺织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欧瑞康集团副总裁Andre Wissenberg给出了境外投资成功的因素是基于金融、了解当地的法律和当地文化的融合、市场认可的强势品牌和工艺流程中的专有技术以及准入技术等。

 

 

  PCL纤维高级经理David Hart分析了全球纺织品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保健、保暖、防护、身体塑形、运动监控等是重点开发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