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会
  • 您可以从中国化纤协会网站

  • www.arpachshad.com

  • 或致电我协会了解更多会议信息。

  • 联系人:刘世扬、刘莉莉

  • 电 话:010-51292251-806

  •     010-51292251-833

  •     010-85229470

  • 传 真:010-51292251-848

  •     010-51292251-840

  • Email:ccfa_cimfcreg@126.com

  •     652246540@qq.com

  •     2272407681@qq.com

相关下载
2017会议回执表
2017Registration Form
2017Hotel reservation form
2015年参会代表名册下载
2014年参会代表名册下载
纤维领域的先进技术

  香港理工大學陶肖明教授演讲的报告是《高附加值绿色纤维材料制备加工技术》

 

  她为大家介绍了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禾素纤维在低碳环保绿色纺织品及绿色医用器件领域中的应用技术及制品。

  1.利用新型纺纱、针织、染色和后整理技术,开发轻薄丝绸质感的“绿色”高档针织衫。整个工艺过程无污染,无重金属残留,碳排放量极低,绿色环保;

  2.开发可智能检测腿部压力以及治疗腿部静脉曲张的个人医疗保健产品,如医疗用压力袜;

  3.多相材料三维打印技术,开发具有复杂结构的柔性纺织材料制备工艺,并研究多孔复杂柔性纺织材料结构在绿色医用器件中的应用。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教授滨田泰以在《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实际应用》中,介绍了目前在日本汽车轻量化应用中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以及性能

 

 

  台湾纺织业拓展会郑南昌副处长在《从大趋势谈创新纺织品市场需求》报告中,阐述未来对于创新纺织品市场需求趋势,在城市、生活、时尚、功能等方面提供业界了解市场走向,作为企业前瞻规划之参考。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董事长兼前田裕平介绍了共混纺丝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这项技术使生产均匀的纳米纤维长丝成为可能。生产纳米纤维可以被描述为编织和针织的过程,而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生产非长丝规格的纳米纤维则几乎不可能。

  同时,提到利用混纺技术,纳米纤维的纤度可达到60nm,而利用喷丝头纺丝技术,可以生产均匀的圆形及非圆形切面纳米纤维。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

  演讲提要: 智能纤维与智慧穿戴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穿戴电子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为其提供能源的储能设备体积较大、僵硬,不能满足其未来的发展。石墨烯纤维具有好的力学强度、柔韧性和导电性,并且可以很方便地编织到织物中。因此,由石墨烯纤维制备的超级电容器是可穿戴电子产品储能设备的最佳选择。但是在石墨烯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石墨烯微片之间容易产生不可逆的堆积,导致纯石墨烯纤维的电化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本文我们介绍了一种有效提高石墨烯纤维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即在纺丝过程中引入空间阻隔剂,如聚乙烯醇、二氧化锰和聚苯胺纳米线等,这些空间阻隔剂不仅能够有效阻止石墨烯微片堆积,而且能够提供赝电容,从而提高电容器电容器的整体性能。

 

 

  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李鹂在《以纤提艺- 针对四种化学纤维下游应用的探讨》中,根据研究课题组过去8年针对四种化学纤维,包括导电纤维,中空纤维,冰爽纤维和壳聚糖纤维的应用和设计做一个系统的报告。

 

 

  欧瑞康集团副总裁 Andre Wissenberg做了题为《通过价值链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他指出,欧瑞康化学纤维在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已经产生很高经济效益,包括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土地和提高生产率。与90年代中期以来的陈旧技术相比,借助最新技术,平均每吨的能源消耗具体减少了55%(WINGS FDY)跟40%(WINGS POY)。如果把这些机器全都替换成欧瑞康巴马格设备,能源消耗将减少78,000兆瓦,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42,000吨。电网的低负荷有助减少高峰季节电力短缺的困难,比如炎炎夏日或冬季雾霾,而对煤电设备的需求亦更少。最新技术能够将生产率提高200%。这对维系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杨卫民在《聚合物熔体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绿色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精彩报告中,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无针的聚合物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其单喷头纺丝效率高于普通针法两个数量级,可实现纳米纤维公斤级的生产。该设备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组装可轻易实现纳米纤维的批量化制备。目前已实现纤维直径在500nm左右的聚丙烯纳米纤维制备以及800nm左右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制备。

 

 

  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带来了《聚酯反应器的创新及直纺工业丝新技术》精彩演讲,中国已成功研发了涤纶工业丝熔体直纺新技术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省却了冷却切粒、固相缩聚、螺杆熔融挤出等中间工序,大幅度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省了设备投资,降低了生产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帝人(中国)纤维商品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战略部部长宫坂信義,谈到帝人集团的“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利用世界最先进的化学法循环再生技术,以及聚酯的循环型回收再生体系“ECO CIRCLE®”,并通过推广这一技术和体系而培育的商业模式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将中国原本只是焚烧处理的废旧衣物进行回收,再生,逐步建立中国特有的循环型再生体系。

 

 

  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教授居野家博之,和大家分享了微纳米纤维低成本高效率制备工艺以及产品开发》。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阳玉球做了题为《 碳素纤维热固和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破坏行为》的演讲中,介绍了单一方向排列的碳素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用来制备UD复合材料板材的技术。并指出,其力学性能可通过大量0度样品的拉伸和弯曲实验进行讨论,以及多次90度样品的拉伸,45度样品的拉伸,90度样品的弯曲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于讨论碳素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 

 

 

  澳大利亚迪肯前沿材料研究院院长王训该

  演讲题目: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技术最新发展及其应用

  介绍了澳大利亚的碳纤维及碳纳米纤维技术最新发展情况。这些新的技术发展大多数都来自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院,获得了澳大利亚研究机构领域最高的5星级评价,而研究院中的众多研发人员都与业内各领域伙伴通力合作,其中就包括许多中国企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