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新伟: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五大核心关键点_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编者按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组织多家媒体,从协会、院士专家、企业等角度对《指导意见》进行深度解读,以便于业界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其发布背景、主旨和关键点以及行业企业“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路径等。
本次发文核心词只有一个——“高质量发展”。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层面的高质量标准又是什么?这是整个《指导意见》核心阐述的两大问题。《指导意见》发布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在接受《中国纺织》记者采访时,围绕《指导意见》进行了全面剖析、深度解读,详解了五大核心关键点,以帮助行业企业更加具体深刻地理解《指导意见》所传达的主旨与内容。
关键点一 产业定位明晰
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纺织产业链条中,只有化纤和产业用这两个行业,由两部委联合下发了“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可见化纤工业在整个产业链及工业制造业中的地位之重。
在最新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对化纤工业的定位有了新的描述,并且这种描述与“十三五”时期的《“十三五”化纤工业发展指导意见》有些微不同。
在《“十三五”化纤工业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 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十四五”时期“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两种描述,只在措辞上随着新形势和产业新阶段进行了些微调整,共同之处都突出了化纤工业在纺织产业链的核心支撑作用以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基础,并再次强调了产业的新材料属性。
对此,陈新伟表示,我国是世界化纤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至“十三五”末,化纤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约85%,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的70%以上,行业内形成了一批以恒力集团、荣盛集团、恒逸集团、盛虹集团、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等为代表的涤纶头部企业,以恒申集团、锦江科技等为代表的锦纶头部企业等,他们在生产规模、产业链一体化、创新能力、绿色制造、品牌建设等方面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尤其是以中复神鹰、光威复材、江苏恒神、吉林碳谷等为代表的碳纤维头部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应用领域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
除此之外,化纤作为纺织产业最为重要的纤维原料,其持续稳定生产关系到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靠,在吸纳、融入先进制造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后,化纤行业也提升为先进制造业。
陈新伟告诉记者:“2021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化学纤维企业纳入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范围。”这是对化纤工业产业重要地位的重要认定和巨大支持。
并且,在经过供需两端多年发展磨合,化纤的应用领域已经突破传统理念,不再仅仅为服装、家用纺织品提供原料,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建筑增强、环境保护、新能源等领域也已得到广泛应用。“截至2020年底,化纤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已占到总使用量的34%。”陈新伟介绍。
关键点二 明确三大着力点
“
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绿色纤维占比提高到25%以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三五”时期,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次《指导意见》对“十四五”阶段的发展从多个维度给出了明确的数字目标。
陈新伟指出:发展目标的设定是基于“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所面临的深刻复杂的新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些大的发展背景都对我国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指导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化纤工业发展的三大着力点:“即要构建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是本次《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传递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化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维度。
“产业发展高端化意味着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陈新伟进一步诠释:“在全面建成化纤强国的关键性目标体系中,我们在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以及纤维制造的核心装备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和短板。为此《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出了要加强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附加值低成本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工程化技术开发;突破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料和生物基纤维加工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等重点任务,从而推动我国化纤工业水平尽快向更高端迈进。”
智能化方面, 《指导意见》很明确的给出了一个数字:“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0%”。80%这一数字是如何确定的?陈新伟介绍:“一是结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二是结合行业调研数据,并充分评估化纤行业目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而制定的目标。”
陈新伟进一步说道:“十三五”时期,我国化纤工业智能化水平取得显著进展,2家化纤企业项目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家化纤企业项目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涵盖聚酯涤纶、锦纶、氨纶、PTT纤维、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和碳纤维等行业。“十四五”期间,5G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制造业中深入应用,为化纤行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占据国际领先提供珍贵机会窗口。化纤行业数字化转型将从点到面,进一步提高机器人应用水平、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和机器联网率,同时推进行业与互联网融合新业态模式发展,实现制造过程全流程数字化和生产装备智能化、完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加强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技术标准工作等。
而对于“绿色化”,陈新伟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化纤行业将坚定担负起历史使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指导意见》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实现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要倡导使用绿色能源,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耗,减少原料消耗,扩大低碳等绿色产品规模。”
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国化纤协会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具体开展重点工作来推动目标的实现。陈新伟介绍:“协会将积极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加强信息发布,引导企业资金投向,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平台建设、品牌培育、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工作。此外围绕产业链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品牌与质量提升、人才培育等重点,搭建平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包括:通过恒逸基金、纺织高训班、纤维空中大讲堂平台深入推进行业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继续深入推进绿色纤维认证、‘中国纤维零碳行动’和‘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建设’、组织化纤行业碳排放、生命周期、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等领域的标准制定等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利用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等平台,借助发布会、新媒体网络等手段,扩大‘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和‘绿色纤维’等工作影响力,提升消费者对中国纤维和企业的认知度。鼓励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加强品牌管理团队建设,培育功能性纤维品牌,发挥纤维品牌在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中的增值作用。”
关键点三 强调安全性和稳定性
“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有一个关键表述——“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这在以前的行业指导性意见中很少以文字的方式直接指出。
对此陈新伟表示:“首先化学纤维中,以石油为基础原料的合成纤维约占91%,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必然直接给化学纤维行业平稳运行带来一定风险。虽然近两年国内大型民营化纤企业实现了‘从原油炼化到化纤纺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但是全球原油市场和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国纺织化纤产业原料端的不可控风险。此外,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不利于纺织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何从源头提高产业链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2022年以来俄乌局势引发石油产业动荡,原油价格破百之后一直居高不下,给化纤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再加上疫情多发、需求减弱、物流受阻,行业运行压力明显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32.7%,企业库存高企,开工率下降,利润空间被直接压缩,部分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极大挑战。
如此真切、深刻的现实情况更加印证了对于化纤工业来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陈新伟还表示:从原料来源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国情是“富煤、贫油、少气”,随着新型绿色先进的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煤炭可通过化学加工,成为化纤工业的重要原料来源,要加快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化纤产业融合发展。此外,也要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制造产业,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竹、麻、速生林及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等,发展以生物可再生资源部分替代化石资源的工业原料路线。
关键点四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通过培育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巩固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当前,在加快建设化纤强国的背景下,提高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尤为重要。在工信部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专精特新”名单上,可以看到诸多有特色的企业上榜,而本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了行业要在“十四五”阶段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陈新伟表示:“在‘十三五’时期,企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行业既诞生了炼化一体化的‘巨无霸’,同时也有以江苏龙杰化纤、徐州斯尔克纤维、上海德福伦、索力得科技、百川资源、闽瑞新合纤等为代表的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行业形成了稳健的龙头企业群体和小而强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合理布局。”
陈新伟告诉记者,中国化纤协会在《指导意见》发布之前对于“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趋势的问题专门组织过企业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于行业竞争格局的趋势判断呈现多种观点,说明行业竞争格局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并存,价格竞争不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
此外,展望炼化一体化背景下的竞争格局,产业链配套完整的龙头企业受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进一步降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进一步由创新和市场驱动所主导,产品品质较低、时开时停的落后产能会逐渐被龙头企业新产能所替代或整合,竞争格局的进一步激烈化使得相对落后产能复苏的盈利基础不复存在,形成强者恒强,两级分化的局面。而那些在细分市场投入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中小型企业——即专精特新企业仍将保持竞争力空间。
而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陈新伟强调企业应该从技术层面重点关注以下三大趋势:“一是跨界融合的趋势。比如化学纤维产业科技与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等新兴科技交叉与融合,其应用领域超越传统纤维产业,是先进制造业、智能与功能消费品、医疗与健康、环保与防护、现代建筑与农业、新能源等的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材料,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已成为纤维新材料发展的时代特征。二是细分产品开发趋势。包括先进功能纤维新材料生产技术向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产品向高品质、多功能及高仿真发展。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向生产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酯、聚酰胺等装备不断向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低能耗等方向发展。产品向舒适型的吸湿、快干、透气、拒水纺织品;动态型的弹性、轻薄、柔软、舒适纺织品;防护性的防风、保暖、防晒纺织品;保健型的抑菌、除臭纺织品等方向发展。三是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提高绿色产品供给质量和能力,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回收再利用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化纤行业在数字化纤维全流程生产技术、产业链智能生产追溯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智能示范工厂和智能车间上的迅速推进,都是企业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趋势。”
关键点五 低碳绿色发展
“
坚持节能降碳优先,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扩大绿色纤维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低碳绿色发展”对于已经发展到当前水准的中国化纤工业来说并非是一个新理念,但是,其重要性却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逐年推进以及去年波及到企业具体生产的“能耗双控”政策,对于低碳、节能、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化纤企业的认知越发深刻,理解愈渐深入。本次《指导意见》中的四条基本原则部分明确指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循环低碳”,在接下来的阐述中也在第五部分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浓墨重彩。
陈新伟告诉记者,中国化纤协会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推进行业绿色化转型,成功开展绿色纤维认证工作,截至目前认证企业已达39家,认证工作引导行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倡导绿色原料、清洁生产、循环发展,绿色产业链建设。此外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平台支撑作用显现。联盟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原料可持续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在全球领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责任的通用评价标准的指导下,在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社会责任等领域不断取得进步。
除此之外,行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企业的建设和培育工作效果显著。“十三五”期间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制造奖项,31家企业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 4家企业获评绿色供应链,2家企业获评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52种绿色设计产品获评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另外协会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工信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19家粘胶企业通过《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公告工作,34家再生涤纶行业重点企业通过《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公告工作,覆盖行业大部分有效产能。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生产过程洁净化。
陈新伟表示:“促进节能低碳发展、提高循环利用水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是“十四五”期间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企业需要重点关注。”
无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十四五”阶段化纤工业面临着重大挑战。
但陈新伟表示:“新材料、基因工程、高分子改性、纳米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为纺织纤维材料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路径;生物基合成、海洋生物基、煤化工制取等纤维原料新技术路径,也为纺织行业突破石油资源约束提供选择;5G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制造业中深入应用,为化纤行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占据国际领先提供珍贵机会窗口。与此同时,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国民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产阶级群体不断扩大,都将为内需市场稳步扩容升级提供支撑,化纤行业在提升品质、功能及品牌、服务等多角度附加值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创新发展空间。”
“因此,化纤工业在“十四五”时期应继续补齐短板,强化优势,进一步实现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纺织产业链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陈新伟如此说道。
(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