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纤手机报高新会议特刊
发布时间:2011/10/28 11:13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20111028 星期五

 

SAMPE中国2011活动”在天津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备受高性能纤维、先进复合材料行业及工程应用单位关注的SAMPE中国2011年会大型学术研讨会于1026-28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集展览会,学术研讨会,创新墙报展示,热点技术专题讲座,会员年会,学生竞赛,这六位一体的研讨和交流活动,成为我国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作为合办方同期组织召开以“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低成本化、高性能化与新兴市场化”发展为主题的“2011(天津)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暨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年”。

本届会议通过搭建产、学、研、用科技服务平台,打造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共赢,促进国内外学者与产业界人士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和联系,以提高我国高技术纤维技术水平。会议盛邀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贺燕丽副司长、稽查办卢卫生副司长,中国工程院蒋士成院士、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定金、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助理程博文、东华大学研究院王华平副院长及北京化工大学徐樑华教授与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首席技术顾问叶永茂等领导参加,不仅为参会代表解读了国家政策对行业的支持,同时也讲解及展示了专业领域最新的技术、产品及发展趋势。为期两天的会议不仅得到了近百名化纤行业内代表的积极参与,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来自其他相关行业听众的关注。
   

图为年会现场 主席台左起赵向东、蒋士成、贺燕丽、卢卫生、叶永茂

 

1025下午由中国化纤协会副会长赵向东主持召开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年会,其主要内容为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应用科技成果交流,以加强高新技术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产品开发,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创造需求与引领市场。国家发改革产业协调司贺燕丽副司长、稽查办卢卫生副司长,中国工程院蒋士成院士等认真听取了中复神鹰、威海光威、烟台泰和、中蓝晨光、仪征化纤、辽宁柞蚕丝绸研究院、吉林化纤、广东彩艳、石金玄武岩、长春高琦、汉麻产业、平泉希翼、山东华兴、青岛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在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生物质纤维等产业化进展及应用情况。贺燕丽副司长、卢卫生副司长,蒋士成院士在会议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从事高新技术纤维及应用的企业和研究院所在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以及中国化纤协会搭建的产学研用的平台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提出了高新技术纤维行业发展建议,解读了2011年产业结构调目录,及项目建设中工艺技术、产品方案、市场定位、投资等问题给予指导;特别强调了企业要更加注重研发、装备自主化,要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升级换代,标准、检测、节能减排、公共平台建设,产业链的合作、行业的自律等都有待加强。与会领导希望我们的企业、院所认真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发挥优势,提高产品与技术水平,增强我国高新技术纤维行业竞争能力,更上一个新台阶,开创一个高技术纤维发展的新阶段。

1026上午的论坛由中国工程院蒋士成院士主持。中国化纤协会首席技术顾问叶永茂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战略规划开启之年,尽管我国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在强化产业链多领域联动与深度研发上,取得多项成果和新的发展,然而和有多年发展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发展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即在“科学运作”总体要求下,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创新驱动”阶段过渡。同时也对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在今后工作中向“高、广、细、深”方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国特种合成纤维信息中心主任罗益锋的报告指出高性能纤维产品的稳定化涉及到企业的信誉,性能的高档化反映企业的水平,而生产的高效化则事关企业的竞争力。为此,稳定化、高档化和高效化是高性能纤维发展永恒的主题,更是国内外专利的重点。接下来,分别对PAN基碳纤维及其原丝、PPTAPMI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苯硫醚纤维等六种纤维先进创新工艺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徐樑华教授则对我国碳纤维材料产业的发展做了客观的讲解,他分析了全国碳纤维布局现状和对产业发展的看法,通过展示相关数据及各单位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碳纤维产业在研发布局上存大的缺陷,最后对国内碳纤维提出发展建议,即重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定金的报告中主要展示了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碳纤维产业化发展历程,自2005年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集成碳纤维原丝工程化技术始,历经06-07年的中试阶段,2007-2009年的工程化技术开发阶段,最终成就T300级碳纤维产业化。打造成国内首条千吨规模T300级原丝及碳纤维国产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东华大学研究院王华平副院长通过对我国高性能碳纤维、有机高性能纤维和无机高性能纤维性能的分析,指出高性能纤维是我国化纤工业发展薄弱环节,也是“十二五”期间推动中央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低成本生产”不仅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同时还要建立规模化、系统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的生产体系及关键装备、组件、配套设施和助剂等国产化;而“高性能”则涵盖高模高模量及结构功能一体化、优质化、系列化等。报告同时还赋予新技术新的理念,如干喷湿纺、溶剂回收、节能减排、环境友好、降成本及拓应用;

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助理程博闻的报告重点是对天津工业大学成纤聚苯硫醚纤维的合成技术做了介绍,包括工艺路线选择,总体研究进展和已达到目标及技术水平,并通过与国内外现有产品的对比及相关测试数据,指出要实现成纤聚苯硫醚的国产化并达到国际水平,纤维级PPS成套装置的研制,工艺路线的优化,对我国聚苯硫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清华教授对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从上世纪60年代进入了纤维工作者视野,其制备方法依次经历过两步法湿纺、干纺、一步法湿纺、融纺以及静电纺等历程,教授同时还总结了聚酰亚胺纤维各制备中的优缺点,并说明了聚酰亚胺纤维在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对国内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下午的论坛由浙江泰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元坤主持,论坛方式以互动交流为主,来自行业内的企业代表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各自企业的发展经历和最新的研发成果。其中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的覃俊工程师主要介绍了几种高性能产业用纤维,如聚甲醛纤维、聚芳酯液晶纤维和聚芳醚腈纤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乡在对中国碳纤维市场做了专业分析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经历指出,中国碳纤维产业不仅要走科技创新之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坚定不移的精神;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红波对炭/炭复合材料的组成、制备、特点及应用做了详细的介绍;浙江玄武岩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显奇通过分析高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发展的规律,在行业取得突破性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由对行业存在的问题感到担优,如投资缺乏理性,盲目跟风以及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都不利于行业长期持续发展,建议在国家加大扶持力度的前提下,企业应立足自主创新,在突破技术瓶颈上下功夫,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北京希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俊飞对本公司自主研发的20KW以上级别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做了相关介绍。

整场论坛内容丰富、讲解深入。诸位演讲者用精彩的学术报告,将高新技术纤维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最新研发成果生动地展现在与会人员面前。报告会上,参会代表踊跃提问,与各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图为国家发改委贺燕丽副司长(左一)和曲美玉处长(右一)参观展览

 

在“2011 SAMPE中国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展览会中,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贺燕丽副司长、曲美玉处长先后参观了烟台泰和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中国石油吉林石化有限公司、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威海光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彩艳股份、苏州芳磊蜂窝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杜邦、东邦等等碳纤维、芳纶、聚酰亚胺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的展台,并与相关生产企业、设备制造商、研发人员进行了交流。贺燕丽谈到,在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协会的支持和推动下,国内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的产业化进程在加快,希望我们的企业要在提供工艺水平上、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还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延伸产业链,注重与下游应用和相关市场的结合,扩大应用领域。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