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圣桑俱乐部会议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14/03/19 16:27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为实现我国生物基蛋白质纤维材料的大规模高水平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近期,由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和科研院校组成的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上海成立。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调研员刘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调研员陈新伟应邀出席了会议。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副会长赵向东、秘书长王玉萍,中国纱线网主编、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果刚、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董事长冯涛,宜宾惠美线业公司董事长廖周荣等相关领导和企业、院校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第三届圣桑俱乐部会议同时召开。
会议由赵向东副会长主持。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玉萍对战略联盟成立的背景、目的、意义做了详细的介绍。她认为,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成员单位之间的技术共享,降低科研经费和开发成本;有利于缩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周期和市场化周期,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并推进产业联盟与其他行业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
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廖周荣宣读了“联盟章程及规划”。他说,理事会为联盟最高决策机构,专家委员会成员由联盟理事会聘任产生,联盟秘书处设在北京和四川两地。联盟成立后,将着手制定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建立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体制,为产业链的发展提出正确的方向和建立良好的体制环境。联盟将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五个平台体系:政策支持平台体系、技术创新与项目开发平台体系、产品与市场联合开发平台体系、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体系和人才开发与交流合作平台体系。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最后做了重要讲话。指出,由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生产企业宜宾丝丽雅集团牵头成立联盟,有利于联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纤维到纺织品的产业链具有“一头多尾”的特征,从日本等国家联盟运作的成功经验看,纤维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多领域应用,有效协调各成员关系。端小平建议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开发、推广新产品和运作品牌;同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供求双方相互负责、共同维护品牌形象;充分重视标准制定,规范市场秩序,不过度宣传,不面面俱到。
在水晶球启动仪式中,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由优势企业组成的联盟,共同的愿景是打造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链。在圣桑俱乐部会议中,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生物化学纤维专委会秘书长李增俊表示,生物基材料及生物基化学纤维是化石资源替代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生物纤维在性能上具备了对常规化学纤维广泛的替代,主要应用于纺织,卫生防护,航天精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3年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加工量4850万吨,约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约58%;化纤生产总量 4121.94万吨,然而,我国化纤工业90%以上的产品基于石油,原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80%以上,且进口量超过化纤原料总需求量的1/2,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了行业平稳发展的安全警戒线,发展生物化纤产业可缓解原料紧缺问题,实现对常规纤维的替代。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转变 ,未来3--5年,中国西部将是主要的桑蚕基地,有大量的蚕蛹资源可供利用。宜宾惠美纤维新材料公司刘良忠总经理表示,未来3年内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000吨以上,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开发系列化,产业链上工艺的完善和成熟,预计到2020年左右,市场对蚕蛹蛋白纤维及纱线的年需求量将达万吨以上。
专注于提供差异化纤维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王子慧在会上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利用蚕蛹蛋白纤维的优异性能,加快与天丝、铜氨、真丝等功能性纤维的混纺研发,进一步拓展蚕蛹蛋白的应用领域,下一步将基于细旦蚕蛹蛋白纤维开发高支、超高支纱线,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对于拓展蚕蛹蛋白纤维的应用领域及高端化,河北天纶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李胜利深有同感,目前天纶公司所开发的蚕蛹系列纱线广泛应用到床上用品、巾被类、袜类、针织内衣、T恤、衬衣、毛衫等,下一步产品的开发方向将向细旦纤维高支化发展开发60S、80S及以上蚕蛹系列纱向丝巾、丝袜、高档床品、高档内衣方向发展。
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是最早与惠美公司合作的企业之一,前期生产了蚕蛹蛋白与天丝、蚕蛹蛋白与莫代尔、蚕蛹蛋白与棉、蚕蛹蛋白与长绒棉、蚕蛹蛋白与兰精粘胶等材料的混纺和纯纺以及合股纱的生产。在之前做的新纤维的推广中,恒丰纺织颇有体会,公司副总经理许炳义表示,只有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从原料到纱线、面料、再到下游的织造和服装企业合作,才能做好蚕蛹蛋白纤维的推广。
东莞星超纺织技术有限公司是“圣桑”蚕蛹蛋白纤维新产品的重点开发及推广企业。据星超纺织副总经理刘汉星介绍,经过技术攻关,蛹蛋白纤维的染色等技术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纤维中含有的18种氨基酸不会在染色及后整理过程中受到损害。公司计划2014年使蛹蛋白纤维在内衣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2016年覆盖所有内衣品牌。记者了解到,圣桑俱乐部成员企业将强化品牌推广战略,2016年使圣桑蚕蛹蛋白纤维及纱线销售量达到1000吨,2020年达到1万吨。
中国纱线网主编、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果刚认为,好的产品加之好的宣传,才是一个产品成功的推广营销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功能性、差别化的纺织品,并推荐企业可以注重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