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
三大要务在身 行业“加紧赶路”
发布时间:2010/01/07 14:28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分享:

      彼时,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进入尾声,澳门回归十周年大庆在即——如果说主办方将“2009(珠海)聚酯产业链产品创新论坛”召开时间选在12月17~19日,地点选在珠海是为了应时应景,那么“十一五”规划只剩最后一年,化纤聚酯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则昭示了本次会议的召开有多么重要。

2009(珠海)聚酯产业链产品创新论坛主线
三大要务在身 行业“加紧赶路”


中国纺织报 记者  李娟

  由中国化纤协会主办,聚酯和短纤、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珠海BP化工有限公司等协办的“2009(珠海)聚酯产业链产品创新论坛暨聚酯和涤纶短纤/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年会”,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前瞻性、指导性的作用,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发展高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重视低碳经济,强化循环经济;改变单一生产模式,加强全球产业立体化升级与合作共赢,这是以聚酯涤纶产业为主体的中国化纤工业在新时期,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三大要务’。”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叶永茂对行业发展方向的精辟概括,成为了本次聚酯论坛的主线。

      淘汰落后与优化结构并举

  在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有一项关于化纤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到2011年淘汰230万吨。围绕这个目标,各企业纷纷展开了行动。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协会的正确引导下,企业并非简单地将落后产能剥离,而是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通过增加功能性差别化产品比例,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被业内戏称为“勇吃大螃蟹”的桐昆集团,在淘汰落后方面自然是当仁不让。据参会的桐昆代表介绍,桐昆坚持“两条腿走路”,既保证熔体直纺产能的先进性,又在淘汰部分切片纺落后装置的基础上,将另一些常规产能进行技术改造,用于生产功能性产品。争做“全球超细旦丝专家”的盛虹集团,分别淘汰了10万吨间歇聚合和10万吨连续聚合产能,并决定在今后几年内大力发展PTT纤维,再次掀起“记忆纤维”、“记忆面料”的浪潮。盛虹化纤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梅锋告诉记者,应用领域的差异决定了国内PTT纤维行业拥有比国外更广阔的前景。因为国外主要用PTT纤维制造地毯丝,国内更多用于生产记忆面料。

  此外,在国内化纤界熔体直纺大型企业恒逸集团已投产的差别化聚酯新项目中,吸湿排汗纤维、卫生医疗用纤维为主打产品;恒力集团刚刚奠基的65万吨熔体直纺项目,以新型纳米聚酯瓶片项目及再生纤维项目为主。

  另一方面,以太仓市金辉化纤为典型的一些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也做到了有声有色。作为“国家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开发基地”,金辉化纤围绕安全、环保、健康三个层面,开发了阻燃、远红外、吸湿排汗等多种纤维。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国内棉花资源紧缺,棉价飞涨的时候,金辉化纤开发的仿棉系列纤维已被下游企业试用,效果良好。金辉化纤董事长谈辉分析认为,国内外运动品牌都在关注材料的功能性,并且越过面料直接关心纺织原料,这是一种新的动向,蕴涵着功能性纤维的发展机遇。

      “低碳经济”的行业“落脚点”

  虽然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未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中国提出了具体的碳减排目标,“低碳”的发展方式也将在各行各业普及。叶永茂认为,化纤行业谈“低碳经济”,应该和行业已经展开的节能减排6个方面结合起来,落实到原料、生产、营销、回收等方方面面。

  原液着色技术由于体现了从源头节能减排的理念,被部分人士认为是纺织行业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式。本次论坛上,国内著名彩色丝生产企业——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全忠介绍了彩色涤纶的发展情况。他指出,由于认识不一致,目前国内对彩色纤维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中小企业是该行业的主流。另外,彩色纤维标准体系方面的缺失,色母粒及添加物的品种不丰富及相关技术的限制,制约了行业发展。而常州海虹共享塑料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志远的发言,则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周全忠在色母粒及添加物方面的担忧。据李志远分析,目前超细旦纤维母粒及功能母粒的市场需求十分急切,但国内生产的多为中低档常规产品,行业集聚效应还未显现。开发高性能适用的纤维母粒,是海虹也是色母粒行业的紧迫任务。

  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再生化纤行业将在“低碳经济”中再次发挥作用。中国化纤协会再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世东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行业的发展思路,指出在外部环境有利的情况下,更应加快节能减排、结构调整的步伐。叶永茂补充认为,制定再生行业的准入条件也很重要。

  此外,行业协会还将对节能减排白皮书等内容进行修订,并尝试以重大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化纤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立联盟,用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立体化升级内容丰富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华平曾经跟记者谈到产业链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本次会上,代表们从流通方式、上游原料形势、下游产品开发、知识产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丰富了立体化升级与合作共赢的内涵。

  吴江盛泽东方丝绸市场交易所对聚酯重要原料MEG采用中远期电子交易的模式,是化纤行业对传统流通方式发起的又一次进攻。据交易所总裁管一军介绍,自去年运行以来,交易所稳健发展,今年1~10月成交额近200亿元。今后,交易所还将继续在纺织化纤行业内,探索大宗商品在第三方公共平台网上交易的新模式。

  中国化纤协会信息中心工程师王强华通过对侵权、维权案例的分析,给化纤行业提了个醒:知识产权问题迫切需要得到重视。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可查的数据,迄今为止纺织类专利总申请量约为40万件,所占比例偏低,与行业规模很不协调。尤其是天然或人造纤维及纱线的专利很少,可查的仅有8564件。而王强华对企业专利战略的剖析,为企业行动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员,对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作了分析;邀请国家纺织品开发中心代表参会,对化纤面料的开发趋势进行阐述……由此看出,行业正在团结各方力量,为产业化立体升级打下基础。

  为聚酯装备国产化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谆谆告诫代表,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进则退”。叶永茂则希望聚酯涤纶行业在2015年率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0年全面实现“化纤强国”目标。行业唯有“加紧赶路”,才能抢占先机。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